近期我市持续高温晴热天气,导致水源水库水位降低,保障城区40余万户居民用水面临严峻考验。市自来水公司迅速启动应急响应,分批启用42眼地下备用水源,一线工作人员放弃双休、顶烈日战酷暑,用汗水筑牢民生供水防线,诠释着“守护蓝”的责任与担当。
泥水中的12小时:抢通“生命管线”
8月3日上午10时,坐落于双沟镇钢桥行政村的应急加压泵站6号井区内,DN100原水钢管突发漏水,水花裹挟着泥浆喷涌而出。管线维修队员接报后火速赶到现场,只见基坑内积水迅速上涨,短时间难以抽排。“不能等!”抢修队员们二话不说,蹚着没过小腿的泥水跳入基坑,闷热潮湿的环境里,泥浆沾满衣裤,汗珠顺着脸颊滚进眼睛,火辣辣地疼。
他们顾不上午饭和午休,凭借娴熟技艺在水中精准切割、连接管道。阳光炙烤着地面,基坑内温度直逼40℃,每个人的衣服都像从水里捞出来一般。直到当晚10时,经过12小时连续奋战,漏水点成功封堵,在水厂值班人员协同下,加压泵重新启动,清澈的自来水顺着管道流向千家万户。
夜幕里的暖心事:一碗泡面映初心
同一时间,另一支抢修队伍正奔波在芦庙井区的乡间小路上。下午4时,DN150原水管道阀门被第三方施工挖坏,漏水点被砖块、垃圾深埋,且需关停DN500主管道才能作业。“尽量少影响群众用水!”队员们当即决定挑灯夜战,轮流人工开挖。
夜幕降临,手电筒光束在泥土地里晃动,蚊虫在灯下飞舞。附近村民看他们忙得顾不上吃饭,自发端来热水、搬来方便面和矿泉水:“师傅们辛苦了,歇歇再干!”抢修人员谢绝了村民的好意,喝口水后,又转身投入抢修工作。晚上10时30分,新阀门更换完毕,原水供应恢复正常,黑暗中,村民家窗户透出的灯光显得格外温暖。
全城守护:42眼井筑牢供水网
目前,42眼地下水源井昼夜运转,暂时缓解了城区供水水源紧张问题。自地下水源启动以来,市自来水公司管线维修中心及各厂区实行24小时值守,领导班子靠前指挥;工作人员定时巡查井区、管网及机泵运行状态,实时监测出厂水水质,动态调整工艺参数,全力保障高温天气下的供水安全。
从烈日下的泥浆到星光里的抢修,亳州供水人用“不停歇”的坚守,让汩汩清泉始终流淌在民生一线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