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笔者身怀六甲,母爱大发。又需少接触电子事物,故觅本“曾国藩家书”一读,一来打发闲暇时光,二来借此胎教。
既是书信,我们来欣赏一下书信格式。
一是称谓:称谓是对收信人的称呼。称谓之后一般附有提称语,是用来提高称谓的语词,也就是对受信人进行尊敬抬举的意思。
对祖父母,曾国藩毕恭毕敬,称"祖父大人万福金安","孙男国藩跪禀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"等。"万福金安",是祝颂请安之词。
对父母,曾国藩也是毕恭毕敬,称"男国藩跪禀父母大人万福金安"、"男国藩跪禀父母大人膝下"等。"膝下"一词,是子女对父母的提称语,意为常依于父母膝旁,既表敬重,又示眷恋。
二是启辞,启辞是书信的开场白。或略作寒暄,或提示写信原委,如"惠书奉悉,如见故人"、"捧读德音,喜出望外"、"忽奉手教,获悉一是"之类。对于启辞套语,曾国藩并不拘泥,而是各有不同。
对祖父母、父母、叔父,曾国藩常用某月某日"接手谕","接读大人示谕","接家信","得悉一切,不胜欣慰","堂上各大人康健,不胜欣幸"等。有时省略此类客套。
三是正文,正文是书信的主体。
对祖父母,曾国藩首先是报平安,如"孙在京平安,孙妇及曾孙男女四人皆好"、"孙以下阖家皆平安"等。其次是询问家中事情。再次是汇报同乡好友事情。最后是汇报自己的事情。
对父母,与对祖父母略同,只是家务事汇报得更为具体详细一些。
四是结语,结语有收束书信全文的意思。与启辞相仿,也有一系列套语。
对祖父母、父母、叔父,曾国藩常用"敬禀一二"、 "余容后禀"、"肃此"、"谨此"等。
五是祝辞,祝辞是书信结尾的祝愿或勉慰的短语。
对祖父母,曾国藩常用"跪叩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"、"即禀祖父祖母大人万福金安"、"谨禀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"等。
六是署名,署名是写信人在书信结尾的自称。
对祖父母,曾国藩署名"孙谨禀"、"孙跪禀"等。显得十分恭敬,十分规矩。
对父母,曾国藩署名 "男跪禀"、"男谨禀"、"男谨呈"、"余容另禀"等。用得最多的是"男谨禀"。与对祖父母相比,也是十分恭敬,十分规矩,只是把"孙"换成"男"。
曾国藩家书还未读完,先与君分享到这,后有发现再与君共勉。
抄送上曾国藩六戒:
①久利之事勿为,众争之地勿往;
②勿以小恶弃人大美,勿以小怨忘人大恩;
③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,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;
④利可共而不可独,谋可寡而不可众;
⑤天下古今之庸人,皆以一惰字致败,天下古今之才人,皆以一傲字致败;
⑥凡成大事,以识为主,以才为辅,人谋居半,天意居半。